政务中心工作人员上班打盹,管理者不能“打盹”

2月6日,甘肃兰州市民现场实拍,反映兰州市七里河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男一女两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睡觉,引发关注。2月8日,涉事政务服务中心人员向记者表示,此事属实,会对涉事工作人员作出相应处理。

据拍摄市民称,其中一名女工作人员已经都快倒了,她头偏在一边睡了好长时间,自己在那坐了大概有10分钟,她的睡姿就没变,一看就是过年没休息好,状态还没回来。

政务中心的解释是:“不是刚收假精神状态不太好,是因为刚收假,来办事的群众基本上是没有的,办事大厅都是空的。拍的视频也就是9秒钟,是工作人员刚好打了个盹。”没人来办业务,工作人员是否就可以打盹呢?对方回应称:“因为办业务人员很少,他们刚好当时打了1分钟的盹,他们打盹是生理性的,没办法控制的,请稍微理解一下。”

因为办事的人少,就可以打盹;视频拍了9秒钟,工作人员就瞅准时机打个盹,这也太配合了吧?打盹是生理性的,没办法控制。这哪是政务部门回应问题,而是“走近科学”普及生理知识啊。

由此可见,兰州七里河区政务服务中心根本没有把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打盹当回事。所谓“事情清楚”“会通报批评”,很可能只是应付舆论的搪塞之词。

政务服务中心是为群众办事的地方,也是展示政府形象的窗口。不管办事的人多人少,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和精神状态,是基本的岗位要求。按照涉事政务中心逻辑,如果人少工作人员就可以打盹,那么没有人办事就可以躺下睡觉了?如果政务中心上上下下都是这样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如何能真心诚意地服务好群众?群众又会如何评价他们呢?

或许,打个盹不是什么大事,但反映的是工作作风问题。如果管理者认为这是市民小题大做、故意找茬,则意味着他们在服务意识和管理思维上打了盹。 闻过即改,兰州当地应当重视起来,打起精神,好好整顿一下基层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来提升窗口形象和服务质量。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曹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