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政协:坚持精准履职,提升协商质效,倾力服务全区发展大局
2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泰安市岱岳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泰安市岱岳区政协主席孙启龙作政协第十四届泰安市岱岳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记者从会上获悉,这一年,岱岳区坚持精准履职,提升协商质效,倾力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监督落实,集众智、谋良策,聚合力、促发展。一年来,围绕新型工业化、微电网试点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科技创新等开展精准协商12项,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建议案17篇,一大批建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落实,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协担当有力彰显。
以高质效协商助力经济建设。紧扣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协商、专题议政,在事关全区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上贡献“政协方案”。将“加快全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推进数字经济走在全市前列”作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题,赴区内外17家企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意见会6场,同时通过网络会商,对江苏、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和比对学习,梳理印制了《数字经济发展外地经验与启示》。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区委书记刘国成与政协委员、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谋良策,从要素保障、基础支撑、发展重点、治理应用等4个方面提出了13条具体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回应和采纳,加快了全区“数字经济新高地”建设步伐,助推岱岳区跻身全省首批“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行列。立足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重点任务,围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开展专题协商,发掘优势、找准短板、明确方向,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把脉问诊,提出了加快全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14条对策建议,区委副书记、区长苗明峻出席会议,倾听意见、回应关切,为岱岳区新材料和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着眼“现代服务业‘1+3’体系建设”进行常委会会议政建言,提出的5个方面21条具体举措被区政府相关部门纳入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规划文件。聚焦“农业大托管”组织开展对口协商,提出18条针对性措施,助推了区级托管服务平台及示范点建设。
以多样化举措促进民生改善。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发挥“协商+监督”作用,让政协履职饱含民生温度。针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层社会矛盾有效化解”等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焦点议题,召开专题协商会议,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32条,相关部门积极响应采纳,有效推动了工作的改进和提升。针对基层法律援助、幼儿园规范发展等公众利益问题,开展协商式监督,提出工作建议41条,区政府相关领导要求有关部门充分吸纳,助推了惠民利民政策加快落实。推荐61名委员参加党政部门民主监督活动,推荐30名委员担任社会监督员,有力促进了各项改革举措和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以全过程创新推动协商提质。从协商构成要素着手,把握关键环节,立足岱岳实际,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意见》,全面梳理完善选题定题、调查研究、民主协商、转化落实“四大机制”,创新实施“四个一”调研工作法,探索建立“协商专家智库”,根据协商活动需要,组建课题调研组14个,吸纳35个部门参与,邀请各领域专家40余人次,召开协商座谈会议24场,促进了政协协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先后有6件建言成果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1件获评全省政协20个县级优秀协商案例,为党政决策实施、民生实事落地,贡献了政协力量。创新全链条提案办理协商方式,完善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216件立案提案全部办复,委员满意率连续三年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