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圣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圣地

2024年8月7日至9日,由凤凰网主办的大型文化品牌活动“致敬国学:华人国学大典”走进甘肃平凉,名家大咖和业界精英循着人文始祖黄帝的足迹,在“道源圣地”崆峒山体悟中华智慧。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教授、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刘永明受邀做了主旨演讲。

刘永明多年研究敦煌学和道家道教历史文化,并且重点挖掘崆峒山的文化资源,就相关问题,凤凰网采访了他。在刘永明看来,平凉在地理上处于中国的中间,把它打造为道教文化圣地和华夏文明圣地,具有先天性的辐射优势。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永明教授接受凤凰网专访。

凤凰网:您为崆峒山文化资源的挖掘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能不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刘永明:我主要研究道家道教历史文化,西北地区是我的研究重点。我很早就发现,崆峒山道家道教文化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资料来说,它倒不是特别的多,挖掘工作我和我的学生一直在做,现在基本上都整理得差不多了。

崆峒山的道教文化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个是思想文化的角度,一个是历史的角度。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说,它确实具有很丰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我自己在这方面发表文章做了一些工作,但还需要继续再往下去做。同时我指导学生做过硕士论文,还在指导学生做博士论文,我们也写过一本书,但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出来。我还做过一些课题,也有一些成果没有发表,我们还在持续地做。

在历史方面,崆峒山的“道源”起因,是依据先秦《庄子·在宥》篇里面黄帝问道广成子的一段寓言故事。其中讲到黄帝治理天下十九年,天下大治之后,听说有一位得道高人叫广成子,在“空同之上”,当时说的“空同”不是现在我们说的崆峒,“空”等于是空无一物,“同”就是大同——空无一物、大同大通,其实等于它是包罗万象的,事实上指的是道的境界。这段故事,就相当于是在道的层面上展开一个对话。因为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我们华夏天子在统一天下,治理天下之后又去问道,这样影响就大了。以后的帝王动不动就要追随黄帝的脚步,像汉武帝曾经西行,(史书上)就有“崆峒”山了。因为它的影响特别大,在唐代叫“崆峒山”的地方有好多。但在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道教,更多地认同平凉的崆峒山就是当年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地方。然后,官方、道教都去修建它。这样一来,一座名山就打造成了。

位于甘肃平凉的“道源圣地”崆峒山。

凤凰网:因为平凉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不仅跟历史王朝的边防有关系,而且和丝绸之路有重要关系。如果将平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您从事的敦煌学研究结合起来,要讲好崆峒山和平凉的故事,使其赋能于区域文旅融合,应该重点做好哪方面的文章?

刘永明:敦煌以佛教文化为主,道教次之,这么多年对敦煌学的研究挖掘、弘扬宣传的力度很大,在世界上都很有影响。相对而言,崆峒山的研究挖掘和宣传就显得很不足。敦煌在整个甘肃的算是最西面,崆峒山是在东面,而整个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段,东西狭长有1600公里。这一东一西从文化上比较的话,还真的是很有意义。

敦煌当年相当于是中原王朝的边地了,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在那个地方,少数民族很多,从西域来的外来民族很多。敦煌就成为一个中原文化向西传播的窗口,也成为接引融合多种民族的重地,对其他民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道教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崆峒山呢?以崆峒山的名字为例,历史上有一个说法:“北戴斗极为空桐”(《尔雅》),意思是这个地方,对应的是天中央北斗七星的北极星。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对应的是天的中央,等于代表的是地的中央。这就使它的地理意义很重大。这个地理意义和道相合了,然后把黄帝问道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这里,就意义更大。你要说地理位置,从现在来看,在整个中国的地理位置里面,它也处于比较中间。这就有了道源文化向四周扩散、向西沿着丝绸之路扩散的意味,这就使平凉地区打造崆峒道源文化,具有特别的意义。再者,像中原王朝势弱的时候,平凉就是中原王朝的边地,融合少数民族,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我们华夏本土的文化,而道家道教是很重要的核心文化,那么崆峒道源的存在就很有意义。这样,我们挖掘起来是不是特别具有优势?

同时我还觉得,平凉的地理位置还有一个优越性。平凉的海拔特别适宜于人的生活。夏天从东面到平凉,你会感觉到气候特别凉爽,适宜于旅游。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中低。从海拔几十米到几百米到一千多米。这个地方,在六盘山东面。崆峒山坐西向东,一望无际。把这个地方打造为华夏文明具有标识意义的圣地,具有天然上的优势。

位于崆峒山风景区中台的纪念碑。

凤凰网:您刚才也说到了,甘肃在历史上是东西方文化直接碰撞交流的一个核心地带。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在面对公众讲述甘肃的历史文化时,应该秉持怎样的原则?

刘永明:这个问题的针对性很强。我们平时看见有一些学者,还有一些部门,为了宣传本地区的文化,可能有意无意的去夸大,或者做一些不真实的宣传,这样的作为,我觉得很不应该。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一定要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首先要认真地去挖掘文化资源。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去有意的夸张。有些文化资源,可能你猛地一下看起来好像不是很鲜亮,但你要认真的往下挖掘,还是可以把它的光点发掘出来,而不是说我们自己要人为地给它赋予多少东西——即便你把这个文化产品做出来,最后说服力不强,将来也行不远。我觉得这方面应该是有经验教训的,我们要实事求是,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宣传、弘扬和建设。

刘永明希望把历史和宗教文化结合研究,崆峒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点。

凤凰网:严格来说,道从一种先秦思想到后面的道教,它才是我们原生的东西,包括崆峒山还有整个甘肃,它又是,跟佛教和西来的那种文明交汇、碰撞的地方。我觉得这里面可以挖掘的内容应该很多,而且我们刚才说到了,我们对道家、道教的研究也不足。您有哪些研究计划?这一块还有哪些学术增长点?

刘永明:从学术研究上来说,可做的内容特别要去挖掘。光甘肃古代文化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作为一个学者,我们也不可能全方位都做,做一两个方面,能够做一些贡献就很不容易了。我自己有一个治学的宗旨,就是继承和弘扬以道家、道教和中医学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我对儒道释和历史都很感兴趣,但是我做研究只能做这一方面。当然以道家道教为核心,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比如说它和佛教的关系,尤其是在丝绸之路上,道教怎么去对应这些外来文化,对应少数民族,和佛教怎么去交流……这都在我的研究范围之内。

但我自己可能更重视的是,我们原来做历史学研究,可能对宗教的研究不够重视,那么,把宗教纳入历史研究,把这两者相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术增长点。那么,我自己就想把甘肃以西的丝绸之路和西北道教的历史,和道教的文化资源结合起来研究。当然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我要带着我的团队,希望能做一个比较好的挖掘和梳理。

另一方面,和道家、道教的文化密切相关的中医药学,是可以造福全人类的一种科学文化,我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而且,不管是道教还是中医,到现在还受到一些否定和误解,所以我想更多的着力于这一方面的工作。当然,崆峒山也是我研究范围里边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热门相关:豪门宠婚:权少夫人萌上天   名门极致宠妻   重生九零娇娇媳   爆萌宠妃:狼性邪帝,吃不够   寻情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