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写“福”字,非遗集市进车站
南报网讯(通讯员魏宁波毛欣悦记者张希)近日,南京南站候车大厅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上高铁点亮新未来”机器人写“福”送“福”活动。
南京南站候车室的一角,机器人们表演“绝活”,引得大批旅客围观。来自江宁开发区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Codroid01站在门口挥手迎宾。它身高1.7米,体重75公斤,肩、肘、手指各个关节都可以灵活运动,机身银黑配色显得科技感十足。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与MKT负责人陈欣苇介绍:“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人形机器人Codroid01的作用可不只迎宾这么简单,在工厂它可以完成很多复杂作业。”
“帮我写一个福吧!”旅客陈童书小朋友在爸爸的带领下,来到埃斯顿酷卓协作机器人S5-90Pro面前。S5-90Pro是个擅长书法的机器人,只见它握住一支特制毛笔,在洒金红纸上缓缓勾勒,几十秒钟就写出了工整的福字。举着红彤彤的福字,陈童书非常兴奋:“这个福有点不一样,我要把它带回老家。”据介绍,作为南京的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目前搭建出庞大的机器人“军团”,研发出覆盖3—700公斤负载的87款机器人,全球90%的光伏电池片工厂均使用埃斯顿机器人。
机器人行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南京集聚汇川、亿嘉和、熊猫电子等领军企业,已发展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高地。南京南站就像一个窗口,将来自南京机器人产业的鲜活讯息传递到各地。
当天,除了机器人写“福”送“福”外,铁路部门还将南京的面塑、花鸟字、剪纸、金箔锻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请进了车站。候车室内,非遗集市热闹非凡,旅客们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互动交流,现场体验非遗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现场,南京龙凤花鸟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毛纪宏与机器人共同创作了花鸟字福字,面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钱翠芳也与机器人同框展示了手捏福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机器人的创意合作,不仅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更为旅客的候车时光增添了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