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打卡“中国年” 文旅迎来新契机
□张瑾
春节临近,随着过去一年多来中国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升级和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容,外籍游客来华热情愈发高涨,入境游的高速增长成为今年新春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歪果仁”纷纷开启“逛吃买”模式,他们塞得满满当当的手机相册和“购物车”也正在向世界展示一个活力中国、精彩中国。(1月26日新华社)
随着2025年入境游的火热开局,老外打卡“中国年”成为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这一现象背后,释放出了诸多积极的信号,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文化传播以及国际形象塑造等有着积极影响。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看,老外打卡“中国年”是中国入境游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多来,中国过境免签政策持续升级,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这无疑是入境游高速增长的一大助力。春节临近,外籍游客来华热情愈发高涨,在大街小巷,老外们开启“逛吃买”模式,使得新春旅游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这一现象表明中国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如今免签政策带来的大量自由行游客,他们年轻且更倾向于深度和个性化的体验,这也促使中国旅游市场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老外打卡“中国年”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绝佳契机。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这个春节承载着众多的民俗活动和非遗实践,如备受海内外游客热捧的年画、剪纸、灯彩等传统手工艺。老外们在中国过年,亲身感受中国春节的独特魅力,他们塞得满满当当的手机相册和购买的特色物品,就如同一个个文化传播的使者,将中国文化元素带向世界各地。他们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分享在中国的旅游经历,无论是热闹的春节庆典,还是传统的中国美食,都会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广泛关注。这种文化传播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源于国际友人自身的体验和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老外打卡“中国年”这一现象还反映出中国在国际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趋势与展望》报告显示,我国入境人数和旅游花费稳步增长的同时,外国游客满意度也在稳步提高,2024年第一、第二季度满意度指数分别为81.7、82.9,均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且持续提升,“很便利”成为许多外籍旅客对中国的一致评价。这说明中国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老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能够轻松愉快地旅游、购物、体验文化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有序、包容的中国形象。
因此,老外打卡“中国年”,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新起点,是文化传播的新机遇,也是国际形象塑造的新成果。我们应当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优化国际形象,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