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机制下半年出炉

本报讯(记者王薇)近日,本市正式出台《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一标四维”登记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以下简称《工作措施》),从“规范统一”“改革创新”“信用赋能”和“风险防控”4个维度出发,创新推出20条高品质登记注册服务举措。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工作措施》解读会上了解到,本市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名称预防性保护机制,有效防范相关名称被他人擅用,误导公众;力争在明年初发布北京市登记注册地方标准,指导登记机关为申请人提供政策、标准、流程三统一的高品质登记服务。

名称是公司进行经营活动的代号和标签,是区别于其他主体的重要标志。尤其是驰名商标、老字号、知名企业的名称,凝结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商誉,是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市场资源要素的一部分。首都北京聚集了较多的央企、外企和知名企业总部,它们的市场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大,对名称权的保护需求高。

针对这种企业特点和实际需求,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处长玄洪波介绍,本市正在研究推进名称预防性保护机制建设。通过与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数据共享等方式,将具有广泛知晓度与高声誉度的驰名商标、老字号、知名企事业单位字号等,纳入全市名称预防性保护范围。“纳入保护后,一方面可以有效防范相关名称被他人擅自使用,误导公众。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诚信守法的市场秩序,为更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提供有序环境。这一机制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

“制定北京市登记注册地方标准,形成全市统一的标准化、专业化业务指导与规范指引,保障登记结果的公开、透明、可预期。”被列为《工作措施》重要任务的第一条。这一标准有何特点和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呢?

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马海燕介绍,本市正在计划起草发布《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服务规范》系列标准。首批将主要选取主体数量最多、最受关注的公司、个体工商户以及合伙企业等三类经营主体,从服务条件、服务流程、服务要求等方面,为经营主体完整、清晰地描绘出登记机关所应提供的服务场景和服务标准,也为全市登记注册工作提供统一业务指导。“本次在经营主体系列标准编写过程中,我们系统梳理总结了散见在过去数十份文件中的多项首创性改革举措,是对多年来本市登记注册领域特有的政策、制度优势和改革先进经验的提炼与固化。”马海燕表示,通过全面梳理,目前标准已初步形成初稿,力争明年初正式发布。

持续推进外资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也是《工作措施》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本市将进一步拓宽外资企业投资人身份认证渠道和全程网办范围,持续优化外资企业开办服务体验。同时,探索将本市认可的境外投资者主体资格公证认证文件地域范围由“津冀”两地扩大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域范围。据了解,目前,本市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外国投资者资格认证、跨境流转的时间已经从2-3个月不等缩短至最快一天办结。玄洪波表示,2023年,北京市全年新设外资企业2810家,同比增长14.32%。责任编辑:梁燕(EN003)

热门相关:九阳剑圣   首辅娇娘   龙皇缠身:爱妃,来生蛋!   南少,你老婆又跑了   美漫之大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