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预警!本轮高温天气将持续多久?如何应对?

连日来,北方多地遭遇了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今天(12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预计6月12日白天——

内蒙古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宁夏北部、陕西、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东中西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

其中,新疆南疆盆地东部、陕西中北部、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东南部、天津西部、山东西部、河南、安徽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高气温37~39℃;

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中北部部分地区可达40~42℃

此外,部分地区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河南气象台12日08时00分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12日白天,黄河以北和三门峡东北部、洛阳北部、郑州、开封、商丘西部、周口西部、许昌、漯河、平顶山西部南部、驻马店北部部分县市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河北气象台11日16时31分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12日白天,保定、廊坊及以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40℃,部分地区可达41~43℃。

气象分析:北方正经历今年最强高温天气

本轮高温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影响范围到底有多广,又将持续多长时间呢?

气象专家分析,目前,我国北方正在经历今年以来最明显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强度强、略偏早。从天气原理上来看,是暖性高压东移导致的,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天空看起来非常晴朗,日照较强,造成大范围高温天气。

本轮高温天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11日-13日是核心时段。另外,由于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会升高,局地甚至在70℃以上,交通出行需要注意安全。

专家解读: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

面对极端高温,个人如何防范?一座城市,又如何做好应对?11日,《新闻1+1》连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游志斌,解读相关问题。

游志斌认为,未来应对极端天气的过程中,首先理念需要“升级”。既要了解面临的灾害特点,了解极端天气的趋势,还要从工程设施、制度建设中适应变化。社会、城市、个体都要注意这种变化,了解灾害以及极端天气的常识,同时要加强准备。

其次,需要增强统筹权威性。未来应对包括高温在内的灾害天气,有时单靠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加强统一指挥,包括整个体系、整个制度设计过程中的权威性。未来要考虑一些刚性评估,还要和绩效管理结合起来,给予奖惩措施。

另外要注重区域联动,要考虑整个流域圈和地理圈在应对极端天气灾害中的联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相关机制,比如黄河九省形成了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在未来还要进一步统筹资源,从整个体系角度中去考虑各种措施的推进,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高温来袭这些消暑误区需要规避

面对近期的高温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防护,有哪些消暑误区需要规避?

误区一:消暑主要靠空调

天气一热,很多人都离不开空调。事实上,长期在空调带来的恒温下生活,身体的温度调节能力、免疫力都会降低,一旦置于高温环境中,反而更容易中暑。

正确做法是:室内外温度差,以不高于10℃为宜。在进室内后10分钟再开启空调,出门前10分钟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

误区二:午睡贪凉睡地上

夏天,有人喜欢在地板上睡午觉。虽然感觉凉爽,但坚硬的地面不仅透气性差,而且聚湿性强,容易受寒、受潮。

正确做法是:选择凉席加上舒适的卧姿,配合室内流动的空气,风扇不要对着人直接吹。

误区三:穿得少又不动,“稳稳”度夏

夏天,不少人喜欢穿得少,同时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其实,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

此外,炎炎夏日,我们还能通过哪些方式抵御高温,守护健康呢?

首先,建议增加室内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高温天气中,室内湿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呼吸道不适。其次,在浑身大汗时,不宜冲冷水澡。出行方面,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运动。当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39℃以下时,户外露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12-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作业。当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时,应当停止户外露天工作。

尤其提示,需要预防热射病。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类型,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两种。

第一种多发生在户外活动、运动和工作过程中,患者很快会出现多器官功能的衰竭,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第二种则多出现在年老、体弱等群体中。临床曾出现过老年人在高温天,因为不使用空调而导致送医的病例。

总台记者/黄睿高杨

热门相关:我真是非洲酋长   打工人的最强身份   以权谋妻   完美再遇   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