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公布了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一批工作成效突出、社会效果良好、人民群众认可度高的非遗工坊案例,呈现出新时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
“十三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原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支持各地依托当地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资源,因地制宜建设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展销活动等,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在各地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一批优秀非遗工坊带头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部分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荣获当地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次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西宁市考察时强调,要促进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把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同群众就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更好统筹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强调,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开展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于2021年印发《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对脱贫攻坚期间的帮扶政策进行调整优化,明确支持措施。四川、贵州、甘肃等省的文化和旅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乡村振兴部门已经印发了本地区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文件,以非遗工坊建设为抓手,从资金、培训、场地等方面加大对本地非遗工坊的支持,持续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湖南等省还开展了非遗工坊省级示范点建设,发挥示范点引领作用。目前,各地共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覆盖了450余个脱贫县和8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非遗工坊日益成为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
非遗工坊为文化振兴增色添彩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各地通过加强非遗工坊建设,带动当地群众学习非遗相关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实践中推动当地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很多非遗工坊推动乡村地区群众在参与培训和生产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现代观念,促进了当地乡风文明的改善。比如,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各地非遗工坊均面向当地群众开展了广泛的技能培训,提高了从业者的技艺技能,扩大了传承人群的数量,推动了项目传承活力的提升。同时,陈氏定窑非遗工坊等很多非遗工坊结合当代生活需求开展生产实践,通过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大对时尚日用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动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在促进乡风文明方面,很多非遗工坊将留守妇女、老人、闲散劳动力集合起来,推动他们从平日里喝杯小酒、打场麻将转为同堂学技,促进了家庭和邻里关系和谐,让乡风焕然一新。宁夏麻编非遗工坊带动银川市西夏区同阳新村、兴庆区滨河家园四村等移民村群众参与培训,帮助当地群众在就近就业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富足感、归属感。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组织从业者及当地群众赴外省实地学习优秀技艺、先进理念,推动他们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非遗工坊为产业振兴提供补充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各地充分调动高校、企业、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持续帮助非遗工坊提升产品设计、提高生产效能,拓展销售渠道,带动从业者感知市场需求和时代变化,培育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增强地区可持续发展活力。比如,在提升产品设计方面,汪清县关东粉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非遗工坊加大对快餐产品的研发力度,设计出口感更突出、保鲜期更长,能满足市场无需浸泡、出餐快需求的产品。在提高生产效能方面,新合索面非遗工坊制定了加工设施、加工工艺、产品包装、出厂检验、成品贮存等标准,统一原料、包装和销售,提高生产效率。鲁渝共建石柱县中益乡夏布非遗工坊依托东西部协作,与山东省外贸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与服务理念,完善自身发展体系。在拓展销售渠道方面,嵊州竹编非遗工坊通过参与非遗主题民宿、山区乡村竹文化旅游等项目建设,拓展产品应用空间和销售市场。潜山市王河舒席非遗工坊与20多家民宿、竹工艺厂家长期合作,发展了80多家线下经销商,并依托阿里巴巴、抖音、微信等平台线上同步销售,多渠道推动产品销售。在发挥辐射带动能力方面,中泰竹笛非遗工坊通过开展苦竹基地培育、竹笛产销技能培训、竹笛周边产业设计等,推动竹笛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当地群众通过笛竹培育种植、竹笛制作、配件制作、竹笛演奏增收致富。
非遗工坊为人才振兴贡献力量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各地结合本地区发展情况,支持非遗工坊根据自身特点,选用“非遗工坊+公司+农户”“非遗工坊+合作社+基地”“非遗工坊+代工点”等多种模式,通过面向当地群众开展培训为乡村发展培育人才,通过提供创业就业平台,吸引了一批大学生返乡创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推动人才扎根当地,参与乡村建设。比如,在扩大覆盖范围方面,赞皇县原村土布非遗工坊在当地刘家庄、曲江、千根、杜庄、东白草坪五个村建立下设工坊,互助金盘绣非遗工坊在当地威远、东沟、丹麻、五十等乡镇下设工坊,多个点位开展培训,广泛吸纳当地群众参与生产。在丰富就业形式方面,枝江布鞋非遗工坊采用“公司+进村培训+进厂师傅一带一”模式,推出了在家纳底灵活就业、在厂绱鞋固定就业、在点加工辅料隐性就业等不同的就业形式。山东省金昇工艺品有限公司非遗工坊在吸纳固定就业的同时,对当地残疾人、老年人、留守妇女等实行“送货到户、工资日结”,帮助他们实现顾家就业两不误。在照顾特殊群体方面,济南友谊葫芦非遗工坊根据当地残疾人需求,设计了残疾人专用的工作间,开发了几十种学习难度低的产品,方便残疾人开展生产。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面向周口市残疾人免费传艺、包吃包住,并设立村镇作品回收点帮助代加工的残疾人足不出户作业。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非遗工坊面向固定就业的残疾人修建无障碍宿舍、设置残疾人代步车专用停车和充电设施,并定期为居家就业的残疾人上门配送原料、回收成品,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
非遗工坊为生态振兴添砖加瓦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很多非遗工坊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就地取材,采用天然原材料和低碳环保的手工制作方法,有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时,非遗工坊持续发挥辐射作用,带动文旅融合、城乡融合,成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涟源方才梅山棕编工艺品有限公司非遗工坊、北川县羌族草竹编非遗工坊、西藏帮锦镁朵藏毯传统编织技艺非遗工坊、新明泥塑非遗工坊等使用棕叶、草木、羊毛、泥土等天然材质,在推动当地绿色发展的同时,也向消费者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湖南凤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非遗工坊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瓦灶村西河风光带,在建设栖凤渡鱼粉传承基地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周边观光稻田、荷花鱼塘、葡萄园等旅游项目建设,推动了乡村旧貌换新颜。
非遗工坊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持续发力
建设在四川、云南、西藏等民族地区的非遗工坊,带动当地各族群众共同参加技能培训、共同生产劳动,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部分非遗工坊依托多个民族的项目开展建设,促进了各民族文化包容互鉴,在传承融合中枝繁叶茂。比如,在促进各民族沟通方面,阿克陶县柯尔克孜族刺绣非遗工坊依托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服饰和刺绣技艺、地毯织造技艺等,带动当地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汉族等群众共同参与技艺传承创新,共学共事共乐。理县囍悦藏羌绣专业合作社非遗工坊组织当地掌握羌族刺绣和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的妇女参与生产,开发设计生产服饰类、饰品类、家居类等藏织羌绣产品,推动当地羌族、藏族等民族绣娘在就业中增进情感交流。在加强民族文化互学互鉴方面,西藏雪堆白雕版技艺非遗工坊雕刻内容涉及汉族、藏族、纳西族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带动不同民族手工艺者在共同生产的过程中,认识到我国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福贡县群发民族服饰加工专业合作社非遗工坊依托傈僳族服饰、怒族织锦等不同民族的非遗项目培训生产,还举办民族乐器弹唱培训等,促进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青海素隆姑非遗工坊通过开展广泛的技能培训、产业合作、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等活动,辐射带动4000余名群众参与刺绣生产,助力当地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苗绣非遗工坊通过在易地搬迁社区设车间、引入专业设计等方式,吸纳当地包括脱贫人口在内的1200余名群众就业,助力其年收入达1.8万至3.5万元。
近年来,非遗工坊覆盖面和覆盖范围不断拓宽,帮助乡村地区人民群众“鼓了口袋”又“富了脑袋”,体现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的生机活力,也展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卓越成就。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持续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加强非遗工坊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推动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