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开拓文旅融合新路径

春节假期,太原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门票销售同比增长近7.5倍,非遗代表性项目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太原今年春节旅游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太原日报》)2月5日)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非遗与旅游携手共进,是文化传承的创新之举,还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契机。

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旅游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满足了游客对文化深度体验的需求。而旅游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渠道,原本深藏于乡野民间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走进大众视野,突破了地域和“圈子”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非遗。“非遗+旅游”,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挖掘非遗魅力,为文旅融合注入灵魂。要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系统梳理和研究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技艺传承等内容。要创新非遗展示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等,打造沉浸式的非遗展示空间,让游客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的魅力。要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与现代设计、时尚潮流、科技创新等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非遗产品和服务。

提升游客体验,为文旅融合增添活力。旅游的核心在于游客的体验。要打造游客参与性强的非遗体验活动,打破游客与非遗之间的隔阂,让游客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与温度,使之成为旅游中的亮点与记忆点。要以非遗为核心打造特色文旅产品,根据不同地区的非遗资源特色,整合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等旅游资源,设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将传统手工艺作坊、民俗文化村落、非遗博物馆等串联起来,使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领略浓郁的人文风情。此外,还可以开发非遗主题的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方方面面感受非遗的氛围。

创新传播方式,为文旅融合拓宽渠道。在信息时代,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推广等形式,生动展示非遗的制作过程、艺术魅力和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潜在游客的关注。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旅游达人等直播,现场展示和讲解非遗技艺,与观众互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举办非遗节、推荐会等活动,全面展示非遗的魅力和旅游产品的特色,提升非遗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让非遗旅游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非遗+旅游”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要不断开拓文旅融合新模式,让非遗在旅游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旅游因非遗而更具文化魅力,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