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速前行】绿潮涌动 见证吉林绿色崛起-中国吉林网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2.9%,长春、延边州入选国家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2024年,吉林省生态质量不断改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锚定新的生态目标,巩固拓展生态优势,着力促进全面绿色转型。

在中国东北角的这片黑土地上,吉林省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示着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卓越成就。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携手并进,共同绘制了一幅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从资源大省到生态强省的“华丽转身”。过去,吉林省以其丰富的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闻名。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也曾经历过森林资源过度采伐、湿地萎缩等生态问题。面对这些困境,吉林省迎难而上,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推动绿色转型。通过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生态保护政策,如退耕还林、湿地保护工程等,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根据统计,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45%,湿地面积增加了超过10万公顷,为众多珍稀物种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让事实说话。吉林省是东北虎、东北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小虎崽们非常可爱,它们的眼神特别纯真,这次参观真是太值得了。”一位游客激动地说道。这是长白山东北虎园的一对东北虎三胞胎去年10月出生后见人时的画面。据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从2021年国家公园设立之初的50只、60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除了东北虎豹,吉林省还注重对其他珍稀物种的保护。例如,朱鹮作为世界濒危鸟类,在吉林省的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吉林省朱鹮种群数量已超过100只,野外生存能力不断增强。

创新驱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吉林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以白山市为例,该市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水力发电产业,目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同时,白山市还在积极推进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全市共计“两品一标”认证企业或单位40户,累计认证产品60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3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30个;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认证产品7个。这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让农民工“钱袋子”鼓起来,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健康的选择。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一个都“不能少”。吉林省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共进,从而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比如,吉林省是农业大省,通过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前,吉林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已超过100万公顷,绿色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生态旅游也是吉林省的一张亮丽名片。凭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文化,吉林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长白山、松花湖等景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24年“五一”假期,吉林各大景区频频出圈,全省文旅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绿色吉林”更美丽。从生态修复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再到绿色发展,吉林省在生态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相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吉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们一定能够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从而让绿色发展的“吉林样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熠熠生辉。(四岳)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七:《绿潮涌动 见证吉林绿色崛起》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一:《“吉”星高照白山松水 科技创新阔步奔腾》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二:《“一汽”向“新”奔腾 新能源时代“吉”流勇进》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三:《吉林文旅“春来也” 双向奔赴正当时》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四:《保护+利用,让历史建筑“活”在当下》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五:《办好群众大事小情 让吉林百姓福祉越来越厚实》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六:《一同“入戏”,跟着影视剧打卡“同款吉林”》

初审: 罗丹 复审: 侯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